联系人:杨经理
电话:0577-64422587
手机:13858791581
传真:0577-64422587
邮件:515655841@qq.com
地址:苍南县钱库镇神宫桥西川路30号
网址:http://www.kensite.net
作者:匿名 来源:本站原创 发布:2014-05-15 修改:2014-05-15 所属分类:行业新闻 访问统计:1264
装上“紧箍咒”与租客解约
本月初,盛华景苑一场火灾导致两名“90后”消防队员牺牲,也再次使群租这个城市“顽疾”成为关注的焦点。而在奉贤高桥村,村党总支书记王晓峰就见过夸张的群租现象,“有村民将一幢房租给19个租客。”
据悉,奉城镇现有人口18.4万人,其中,来沪人共有11.02万人。一共120439间居住房屋中就有62798间是出租房屋。高桥村是典型的外来人员超过户籍人员的“倒挂村”之一。同时,高桥村地处工业园区,企业很多,吸引了众多来沪人员在此打工、生活。本地村民看准了这一“商机”,几乎每家每户都做起了房东,因租金便宜,很多来沪人员纷纷租住到村里,“此外还有人私自将房屋"变高变大",虽然村里一直有所行动,依旧难防群租、违建的"流动性大、隐密度高"的问题。”王晓峰说道。
针对这一现象,本月起,奉贤奉城镇首推“流动、暂住人口和出租房屋”人房巡控系统,利用电子门牌实现来沪人员人房动态信息化。
本月初,家住高桥村的老李的家就装上了电子门牌。记者看到,蓝色的电子门牌大小堪比两张扑克牌,内部植入芯片,只要拿着终端设备在电子门牌前一扫,房屋的合法性,外来人员入住情况等都能在终端显示。
2010年,年过六旬的老李加入“房东”行列,他表示,自从孩子移居城区后,乡下房子就老两口住,着实宽敞,“做了房东后,把两间小屋改建成4间,租出去,一个月就有600元的净收入,补贴点家用也不错。”
但自从换上了电子门牌后,老李就反复斟酌,觉得收租金这事不合算:“前段时间,虹口因为群租死了2个人,我心里害怕,加上村里又给我按了个"紧箍咒",哪还敢再做。”昨日,老李正在和四位租客沟通解约的事宜。
住违建将无“孩子就学”等权益
据了解,这套系统是通过赋予每间房屋一个唯一的“身份编码”,并在此基础上,叠加合法性、居住面积、地理位置等重要信息,建立一套完整的房屋“身份证”制度实施管理。
奉城镇党委副书记王海龙说,电子门牌里的信息与镇人口办电脑实现联网,这样一来,群租现象就从原先的事后治理变为事前防控。
同时通过电子门牌做实居住调控,进而影响到居住在违法建筑内的来沪人员群体所享受的公共服务,这对他们的引导力还是相当大的,“来沪人员到沪后,必须租赁到没有违章建筑的具有合法性的房屋中,否则无法办理居住证,无法享受到孩子就学等权益,这一举措将在很大程度上控制无业来沪人员的导入以及本地居民违章搭建的势头。”王海龙说道。
对此,租住在高桥村的安徽人张小生颇为认同。他表示:“村里会将电子门牌中发现的有违法建筑的房屋公示,这样避免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租住在违法建筑里。”
据悉,从今日起,奉贤区第二批27个试点村居的人房巡控建设工作也将启动。
上一文章:青岛排污口装"门牌号"
下一文章:沾化交警认真排查辖区交通标志隐患